重新创作:
在1995年,当Game Boy风靡全球时,任天堂推出了一款名为“Virtual Boy”的VR游戏机。然而,由于3D成像技术的限制,这款设备并未能在市场上取得预期的成功,最终在全球仅售出70万台后黯然退出市场。
时光荏苒,转眼来到了2016年,虚拟现实(VR)技术如同一股春风,吹遍了全球科技领域。各大科技公司纷纷投入巨资研发VR设备,而任天堂也在昨天宣布,将考虑开发自己的VR设备。
根据任天堂公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财报,公司营收达到了约18.4亿美元。然而,Wii U上季度的销量仅为PS4的四分之一,3DS系列掌机的销售量也出现了28%的跌幅。游戏机销售业绩的疲软被认为是其年营收减少18%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在财报说明会上,任天堂社长君岛达己表示:“这是令人非常感兴趣的技术”,并透露公司正在考虑推出自家的VR设备。不过,关于具体的产品计划和发布时间,君岛达己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。
任天堂除了是一家游戏厂商,更是一家游戏硬件制造和销售商。前社长岩田聪曾表示,2016年将发布其代号为“NX”的新一代游戏机。目前还不清楚NX是否会运用VR技术,或者围绕NX开发相应的VR设备。可以肯定的是,在已有掌机、家机等已有硬件销售下滑的情况下,布局VR不仅是大势所趋,更为现实所迫。
尽管美国任天堂的负责人Reggie Fils-Aimé一直被外界认为是坚定的VR怀疑论者。214年,他曾公开表示,“VR这项技术不有趣,也不社交,它仅仅是一项技术。” 任天堂元老、“马里奥之父”宫本茂也曾表示,“我们不认为 VR 符合目前公司的理念,它不适合一家人在客厅里玩耍。”
只要看看竞争对手(尤其是索尼与微软)的动作,相信任天堂的高层们会对VR有更为清晰的判断。索尼这边,以支援PS4为目的的PlayStation VR将在今年开卖;而微软除了正在研发的虚拟现实设备HoloLens,还表示已在CES正式发售的Oculus Rift将支援Xbox One。
2016被誉为是VR产业化的元年,高盛最新报告指出,到2025年全球VR市场的年营收规模将达到1100亿美元。拥有丰富游戏内容及硬件优势的任天堂,比起Facebook、Google等互联网起家的巨头,从天然上更容易切入VR的硬件设备与娱乐内容领域。例如,任天堂今年将联合口袋怪物公司、Niantic(Ingress的开发商),推出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增强现实(AR)游戏Pokémon GO。这虽然与运用新设备、新媒介的VR还有一段距离,利用前沿技术活化品牌(内容)价值的思路却是相通的。
我们也看到,在去年12月向美国专利局递交的设计稿中,任天堂试图用触摸屏手柄的方式解决游戏交互不足的问题,透露出与VR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。外界普遍认为,这款手柄会作为NX的设备,手柄的屏幕可用作游戏第二画面,也可联网浏览资讯。大家设想一下,3DS加上Wii U会是一种怎么的感觉。正如我的同事李晨所言,死抱着现有的执着不放,从历史来看,没有一家厂商有好下场。无论是游戏界的世嘉,摄影界的柯达,还是手机界的黑莓。至于任天堂到底做不做VR,还要等到今年的E3,等到NX发布的那一刻才可能揭晓。
